检测流感病毒
- 编辑:胸无成竹网 - 67检测流感病毒
排在中国之后的是美国, 2021年前三个月,美国又安装了50000MW光伏项目。
之所以称之为风暴,除了会让硅片企业陷入价格战外,更重要的是极有可能将会从本质改变整个产业链的市场预期。硅片降价风暴下,光伏产业链将发生哪些变化?谁又将会成为光伏产业链下一个投资热点呢?降价风暴来袭硅片降价带来的最大改变在于:硅片企业失去了向下游传导硅料涨价压力的能力。
显而易见,硅料企业之前的高利润并非常态,随着产业链各层级的利益逐渐达成一致,硅料企业的利润也将回归它应有的水平,硅料价格也将回归常态。在芯锂话11月1日发布的《极致内卷下的光伏江湖:一场风暴已经开始积聚?》一文中,我们曾对光伏产业链现状进行了深度剖析,并明确指出光伏行业的内卷是由于中游硅片企业扩产催生的,在规划产能明显大于实际需求的情况下,一场硅片企业的风暴或将开启。尤其在很多新晋光伏企业寄希望于通过M12硅片弯道超车的情况下,纷纷对上游硅料进行长单锁定,从而加剧了硅料环节的供需失衡。由于硅料涨价是因中游硅片扩产的抢购而起,当硅片开始全面降价后,如果不向上游硅料企业传导压力,那么自身就将陷入亏损之中,因此硅片企业很可能选择向产业上游反向传导这一压力,迫使硅料开始降价,从而保证自身不亏损。根据此前的测算,在硅料持续涨价的情况下,硅片企业的利润仅有个位数。
如今大幅下调售价后,部分硅片企业很可能即将进入负利润时代,各企业间的竞争将会显著加剧。由于组件企业的直接客户是终端电站客户,普遍是投标的结果,因此几乎丧失了对其的议价能力,导致光伏产业链下游的电池片和组件厂的利润空间早已被中上游压缩殆尽。从COP26中美气候合作的最新进展来看,中国的非化石能源目标应该会更积极,此前预期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20%的目标可能会变成相对保守的低限,如此十四五年均新增装机可能会提高到90GW。
1. 中国:目标70GW从中国的十四五发展规划来看,此前预测应该要实现年均70-80GW装机。7. 2022年全球预期:220-230GW中、美、印、澳、德、日、韩,基本包含全球光伏市场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按照澳大利亚屋顶光伏装机增长的趋势,2021年全年很可能会达到5GW,而澳大利亚的地面光伏安装项目数量不多,不需要特别统计,预期2021年澳大利亚新增光伏总量将是8GW左右。2021年上半年,澳大利亚屋顶光伏增加2.25GW,除了北领地州,澳大利亚各地的屋顶光伏装机均创下历史最高记录,尽管新冠疫情依然严重。
我们有理由相信,清洁能源将是印度政府的责任和承诺,也是印度政府的政绩和发展经济的手段。从上文中预测的七国2022年度159GW合计装机来看,2022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有可能在220-230GW之间,相比2021年将增长30%到40%,光伏行业将迎来一轮新的爆发式增长。
即便有各种电价政策和环境政策加持,今年年底之前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2021年是光伏人充满希望,又屡屡失望的一年。那么2022年,又将会是怎样呢?根据《全球光伏》报道,IHS Markit最近发布的一份新报告显示,尽管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但2022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将出现超过20%的增长,首次突破200GW大关产能方面,晶科能源预计,到2021年底,其单晶、太阳能电池和太阳能组件年产能将分别达到32.5GW、24GW(包括940MWN型电池)和45GW。
从明年开始,安装需求将大幅增加。就市场区域而言,中国市场需求旺盛,晶科能源三季度在中国市场的组件出货比例较二季度翻了一番。对于2021年第四季度,晶科能源预计总出货量将在7.3GW~ 8.8GW,其中太阳能组件出货量将在7GW~8.5GW。值得重视的是,据晶科能源通报,在第三季度组件出货中,大尺寸组件产品占比近50%,而2021年上半年则不到20%。
晶科能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仙德表示:更高效的新电池产能的释放,显着降低了三季度的电池生产成本,部分抵消了多晶硅等高价的影响以及材料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晶科能源二季度超过7GW新电池产能投产,三季度达到满产,三季度电池生产成本较二季度下降10%以上。
此外,晶科能源高效N型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以25.4%的最高转换效率刷新世界纪录。11月30日,晶科能源公布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
但由于全球大部分地区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电价上涨、融资支持等利好政策,客户对高价组件接受程度较高。第三季度,晶科能源季度出货量为4.993GW,其中组件出货量为4.671GW,电池和硅片为322MW,总出货量环比下降4%,同比下降2.4%;总收入为人民币85.7亿元(13.3 亿美元),环比增长 8.1%,同比下降 2.3%;净利润为人民币1.942 亿元(3,010 万美元),环比增长 193.2%,同比增长27.3倍。对于2021年全年,晶科能源估计总出货量(包括太阳能组件、电池和硅片)将在 22.8GW~24.3GW。总出货量受到物流问题和阻塞导致销售收入确认延迟,物流成本较二季度进一步增加,组件价格创近一年新高来自REC的消息称,此次订单是基于公司长期的调研、测试和研究的结果。本次交易的异质结设备,应对了市场对大尺寸电池的偏好,采用了210半片技术,设计产能约为11200半片/H。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REC方面对此次交易也给予了高度重视。自2019年10月10日,新加坡600MW异质结电池产线量产以来,REC在异质结上的动作越来越大,尤其以2021年10月份接受印度Reliance New Energy Solar(RNES)的并购计划进一步扩大自己在HJT异质结技术上的优势为甚。
在记者的调查中,配合度极高几乎是此次迈为中选关键性的理由,很多未经实验的想法,在迈为这里都能得到落实,给了我们更多的可行性选择,迈为在这方面很有优势。近日,SOLARZOOM记者独家获悉,异质结设备龙头迈为收到来自REC的HJT异质结整线电池设备订单,订单包含PECVD、PVD、丝网印刷等核心设备,用于REC位于新加坡的400MW异质结电池生产线。
这位REC人员还告诉记者,不同于国内电站投资者对于组件选型的诸多考虑,在海外判断组件是否合适的唯一标准就是LCOE,尤其是在一些温度较高或者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比如北美、中东、日本甚至印度,都是HJT异质结产品偏好度较高的地域。继 400MW 订单后,Rec 也向各大供应商发出 6GW 的招标邀请 (包括印度的 4GW + 新加坡的 1.8GW), 计划在 2022 年年底投产。
据记者观察,近年来REC的诸多动作大都与HJT异质结相关,前文提到的REC人员也曾对记者强调REC只做异质结。在REC的未来HJT异质结版图中:电池中心在新加坡和印度,组件中心将在法国、美国、印度和新加坡。Rec 也筹备在 2023 年达到 15GW 的 HJT 产能,其中印度为 10GW,新加坡 5GW,REC在异质结技术上的决心无可置疑。尤其是在美国这种高附加值的地方,屋顶光伏成本大约在每瓦成本3美元左右,高成本就意味着业主会对更高发电效益(双面率达到90%)、更低BOM成本的异质结组件有更高需求度;地面电站也是如此,现在电站投资商更加关注大功率尤其是700W+、能带来更低LCOE的组件,这些偏好着落到电池技术上,那就只有HJT异质结产品才能满足这些方方面面的需求。
在未来2年,随着设备成本进一步下降,HJT异质结必将全面淘汰市场上的其他技术路线占据市场主流,明年将有更多行业外的新公司进入产业,后来者都会投异质结,然后必然带来供应链下降,那时就是HJT异质结全面爆发之时。自前期600MW异质结电池生产线的设备配型中,REC选定梅耶博格的PECVD、PVD以及迈为的丝网印刷之后,REC就开始接触并关注迈为,对迈为HJT整线设备经过了长期的严格测试和比较,我们把全部设备都重新测试,专门买硅片,不一定在他们(迈为)的设备上跑,也到他们的客户那里去跑,或者在他们工厂的设备上跑,经过大量的可靠性测试、效率测试之后,REC发现,(迈为的设备)在性能上达到甚至超过REC的预期,有REC人员表示
继 400MW 订单后,Rec 也向各大供应商发出 6GW 的招标邀请 (包括印度的 4GW + 新加坡的 1.8GW), 计划在 2022 年年底投产。尤其是在美国这种高附加值的地方,屋顶光伏成本大约在每瓦成本3美元左右,高成本就意味着业主会对更高发电效益(双面率达到90%)、更低BOM成本的异质结组件有更高需求度;地面电站也是如此,现在电站投资商更加关注大功率尤其是700W+、能带来更低LCOE的组件,这些偏好着落到电池技术上,那就只有HJT异质结产品才能满足这些方方面面的需求。
自前期600MW异质结电池生产线的设备配型中,REC选定梅耶博格的PECVD、PVD以及迈为的丝网印刷之后,REC就开始接触并关注迈为,对迈为HJT整线设备经过了长期的严格测试和比较,我们把全部设备都重新测试,专门买硅片,不一定在他们(迈为)的设备上跑,也到他们的客户那里去跑,或者在他们工厂的设备上跑,经过大量的可靠性测试、效率测试之后,REC发现,(迈为的设备)在性能上达到甚至超过REC的预期,有REC人员表示。近日,SOLARZOOM记者独家获悉,异质结设备龙头迈为收到来自REC的HJT异质结整线电池设备订单,订单包含PECVD、PVD、丝网印刷等核心设备,用于REC位于新加坡的400MW异质结电池生产线。
Rec 也筹备在 2023 年达到 15GW 的 HJT 产能,其中印度为 10GW,新加坡 5GW,REC在异质结技术上的决心无可置疑。本次交易的异质结设备,应对了市场对大尺寸电池的偏好,采用了210半片技术,设计产能约为11200半片/H。在未来2年,随着设备成本进一步下降,HJT异质结必将全面淘汰市场上的其他技术路线占据市场主流,明年将有更多行业外的新公司进入产业,后来者都会投异质结,然后必然带来供应链下降,那时就是HJT异质结全面爆发之时。记者进一步了解到,REC方面对此次交易也给予了高度重视。
在记者的调查中,配合度极高几乎是此次迈为中选关键性的理由,很多未经实验的想法,在迈为这里都能得到落实,给了我们更多的可行性选择,迈为在这方面很有优势。来自REC的消息称,此次订单是基于公司长期的调研、测试和研究的结果。
这位REC人员还告诉记者,不同于国内电站投资者对于组件选型的诸多考虑,在海外判断组件是否合适的唯一标准就是LCOE,尤其是在一些温度较高或者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比如北美、中东、日本甚至印度,都是HJT异质结产品偏好度较高的地域。据记者观察,近年来REC的诸多动作大都与HJT异质结相关,前文提到的REC人员也曾对记者强调REC只做异质结。
在REC的未来HJT异质结版图中:电池中心在新加坡和印度,组件中心将在法国、美国、印度和新加坡。自2019年10月10日,新加坡600MW异质结电池产线量产以来,REC在异质结上的动作越来越大,尤其以2021年10月份接受印度Reliance New Energy Solar(RNES)的并购计划进一步扩大自己在HJT异质结技术上的优势为甚